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科研界的璀璨新星:中国自主研发的600兆超导核磁共振仪震撼登场!

科研界的璀璨新星:中国自主研发的600兆超导核磁共振仪震撼登场!

来源:搜科网  |  发表于:08-21

核磁共振波谱仪作为一种磁学式分析仪器,它利用不同元素原子核性质的差异来分析物质,是实验室仪器行业中的关键设备。这种仪器在化合物结构测定、定量分析以及动物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与紫外、红外、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技术相结合,成为研究和测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重要工具。

近期,武汉中科牛津波谱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科牛津”)在实验室仪器新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该公司成功研发了国内首台600兆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德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够整机制造此类仪器并完全自主研发核心部件的国家,也显示了中国在实验室仪器技术自主创新方面的实力。

中科牛津作为国内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超导NMR波谱仪的研发、生产和服务,依托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简称“中国科学院精测院”)和牛津仪器的技术力量,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8月8日,中科牛津的工程师们携带新研发的仪器前往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进行装机,这标志着600兆核磁共振波谱仪国产化的第一单顺利完成。目前,公司已经接到来自十多所院校的订单,显示出市场对国产高端科学仪器的强烈需求。

据中科牛津的市场调研,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现有市场保有量大约为3000台,年需求量在100多台左右,此前主要依赖进口。仪器一旦出现故障,维修部件需送至国外处理,这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的进展。核磁共振波谱仪由控制系统、超导磁体和探头三部分组成,其中超导磁体是技术攻关的核心难点。

中国科学院精测院的叶朝辉院士作为该领域的先行者,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进行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理论探索。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核磁共振波谱仪得到了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的重点支持。叶朝辉院士和刘买利院士牵头负责项目实施,刘朝阳研究员作为技术负责人,在两位院士的支持下,带领团队完成了从零到一的技术突破。

2016年,中科牛津开始将这些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全国首台核磁共振波谱仪的成功研发,不仅是国产高端科学仪器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也体现了中国在科学研究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这一成果还为搜科商城等平台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促进了国产科研仪器在进口替代方面的新选择,进一步推动了实验室仪器行业的发展。



0



0
微信客服

信息提交成功